高二政治期末热身练习(二) 班级 姓名
1.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离开欧盟并进入了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英方期望在过渡期内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否则双方贸易关系将回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有观点认为,这一结果将是“双输”,但对英国来说“并非世界末日”。
中国与英国一直有密切的经贸合作。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外商投资法》,有力提振了包括英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信心。但过渡期内中企在英国的投资是否会有影响呢?部分企业对此表示忧心。尽管中欧签订的条约及合作性文件在过渡期内仍继续适用于英国,但不得不看到英国政界在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政策上常受多方掣肘,内部时常意见不一,这或将给中企投资带来一定的障碍。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何理解“这一结果将是‘双输’,但对英国来说‘并非世界末日’”这一观点? (6分)
(2) 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作答:(6分)
A.简要分析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充满“信心”的原因。
B.简要分析一些中企对英投资却表示“忧心”的原因。
2.备受关注的《民法典(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整体亮相并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交大会的草案审议稿在现有物权法基础上增设了“居住权”制度。这说明( )
①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②公民的民事权利将进一步扩大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行使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此公民应该( )
①增强法律观念,依法民主决策 ②敢于民主监督,规范市场秩序
③承担社会责任,做理性的公民 ④树立公民意识,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最高人民检察院带领各级检察机关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在依法战疫中守初心、担使命,2020年2月至4月,全国检察系统共办理涉口罩等防护物资监管、医疗废弃物处置、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829件。这样做( )
①表明人民检察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受人民监督
②旨在维护防疫工作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③能够保障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司法公正
④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护广大人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内容包括: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据此授权立法;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有宪制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家领土完整和保障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等。对以上《决定》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明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和立法义务
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行使立法权和表决权
③依法治港,才能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全国人大要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立法 ④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编纂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历经了三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次审议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同时听取中央有关部门、专家意见。民法典草案编纂向社会各方征求意见( )
①体现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②有利于社会各方充分表达意见,提高立法质量
③意在满足公众行使权力的诉求,推动法治建设④是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央事权,是世界各国的通例,符合基本的国家主权理论和原则。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但西方某些国家对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立法说三道四,并试图借此对我国进行制裁,我国将坚决反制。材料表明( )
①西方某些国家干涉我国内政,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香港、澳门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要利用香港、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港澳多元文化共存( )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②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④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0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该通知提出要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上述规定旨在( )
①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②减轻基层管理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
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降低对基层干部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直过民族”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其贫困程度更深,贫困原因也更复杂。作为我国“直过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云南省创新实践脱贫攻坚模式,坚持一族一策、一族一帮,推动独龙族等多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进而实现社会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千年跨越”。云南省的做法( )
①坚持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③落实了我国民族政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④是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政治、经济的重要举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面对新冠疫情在多国多点暴发的严峻形势,各国应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克时艰。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议者和践行者,坚守道义、尽己所能,向8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人员物资援助、分享抗疫经验。这说明( )
①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②全球抗疫推动世界各国形成了紧密利益同盟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真正拥有了话语主导权 ④各国共克时艰有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0年5月7日,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位于河南巩义的双槐树遗址性质为5300年前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都邑遗址,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该遗址因位于河洛中心区域而被命名为“河洛古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表明( )
①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②双槐树遗址是探寻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一把钥匙
③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④双槐树遗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表现
A.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