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教师”事迹展播(五)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06-20
 

身边好教师事迹展播(五)

                                          孔祥梅: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染千山

 

1997年夏天,孔祥梅老师跨出了大学的校门,应聘到了仪征中学,从此走上了三尺讲台,扎根于这片热土。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初心犹在,热血未凉。

孔祥梅老师始终认为教师的最大师德是把课上好,上好课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她坚持三点:把课上好的前提——钻研教材、写好教案;把课上好的基础——走进学生、研究学生;把课上好的关键——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阅读与学科专业有关的书,她还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她更喜欢阅读杂书,哲学、美学、历史、文艺等都有所涉猎。孔老师认为公开课、教研课展现的是教师的风采,而日常课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良心、真功夫和真性情。孔老师认为教师不轻慢课堂、不应付学生,就是崇高师德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她本人开朗活泼、机智幽默、气质独特,人课合一,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好发展。学生们喜欢听她讲诗歌、小说、作文,因为她的课深入浅出,语言灵活精准,别人难以复制。

有一年孔祥梅老师刚接手高二新的班级有个叫小轩的男生,性格较沉默,布置的书面作业、背诵作业完成地都不好,几次测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和他谈了几次,都没什么效果。后来,在一次考试后,孔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刚准备长谈。小轩突然爆发了,哭闹着说:“我到高二已经很努力了,你们还是不满意,就是想让我离开实验班”。他的话信息量很大,让孔老师很吃惊,就让他先离开了。过后才知道,小轩高一时是普通班的学生,学的很轻松,效果却很好,在分班时进了实验班。但进了实验班后比以前努力多了,成绩却仍然靠后,压力很大,怀疑老师们想赶他走。孔老师想,从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开始,就曾告诫自己,不管什么原因,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但鉴于小轩比较冲动,道理说教流于虚空,就决定从课堂教学入手。孔老师相信,扎实的专业素养会让老师更有魅力和说服力。于是精心备课,使课堂有吸引力。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特别注意公平对待,并巧妙地肯定小轩,让小轩感觉到老师的积极期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孔老师观察到小轩认真听讲,作业也认真起来,成绩也提高的特别快。小轩渐渐没有了怨气,性格也活泼了,常能见到他和同学谈笑风生。到了高三,班主任让大家选科辅导时,他第一个选语文,等一轮结束调换学生时,他又专门去找班主任要求继续语文辅导,问他原因,他说语文课有意思。毕业时小轩还主动加了孔老师微信。其实,发生冲突后,孔老师并没有就小事纠缠,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并没有嫌弃落后学生,并且利用课堂展现自己的专业功力,让学生心服口服。所以,她的班上、课上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即使有小矛盾,也很容易化解。孔老师相信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用“友善”悦纳生命,化解矛盾,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贵人。听到学生们说喜欢语文课是孔老师最开心的事,毕业的学生说最怀念孔老师的语文课,能让她骄傲很长时间,各项荣誉中她最看中的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个称号。毕业的很多学生与她成了知心的朋友。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教科研活动组织,也是学校落实校本培训,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载体。一直担任备课组长的孔祥梅老师,总是以身作则,各项任务,自我加压做到最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活动记录、学习交流、计划安排、反思总结等,都力求清晰明了、细致规范。做好备课组长,孔老师的经验首先是建立共同的愿景——使备课组成为一个学习气氛浓郁、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踏实勤勉、互助合作的学习型组织;其次是培养协作能力,强化同伴互助意识;还得加强备课组工作作风管理,规范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为将备课组建设成为和谐、务实、创新的团队,孔老师所在的备课组成员人人虚心接受各方面的建议,听取别人的意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体备课活动真正做到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公平公正,果断利落,严于律己,备课组成员都非常信任她。

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孔祥梅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职责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我的完美人生,她是我们身边平凡又独特的存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