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以评价推动教学变革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05-15
 

    教学是一种促进生长的途径,所谓教学相长,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生长,让教师有所生长。成长,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评价来判断。

    问题是我们的评价往往太主观、太刻板、太单一,甚至太简单。如何使评价科学且有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雪梅老师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以大量的操作实践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是“依据标准与教学观察,对学与教的过程及成效进行交互共建的结构化价值判断的系统”。教学评价必须依据“标准”,必须基于观察,“标准”谁来制定、如何制定与完善,评价工具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与使用,评价结果如何分析与使用,等等,在这本书里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例。

    我以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多元”二字,诚如作者所言,“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师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日常化、全程化,加强定性评价方式的运用,如使用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是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的‘即时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与‘阶段系统性课堂教学评价’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评价运作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发展”,是对教与学的“导向与激励”;教学评价的最大特点是“过程性”,评价应该伴随着教与学的全过程而发生发展。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作者所建构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技术致力于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以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系列评价工具以及他们开发的“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该平台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媒体工具进行记录,能够帮助评价者获取更多、更系统、更客观的教学评价信息,从而为科学评估教学质量提供有意义的证据;该平台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其中,有效解决了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评估活动基于移动互联网,有效解决了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利用网络随时随地开展评估活动,突破传统教学研究与评估活动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观课教师记录课堂行为之后,其他用户亦可通过网络访问观察记录,分享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解决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

    无论你在意不在意,评价总会发生,无非是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或者是专项的还是综合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可以说做教师的时时刻刻都处在被评价中,这就是该书所倡导的“教—学—评—研—管”一体化理念。当下,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评价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没有长期、全面的观察,没有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恐怕是不能得出相对靠谱的结论的。如果教师要改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掌握一定的评价理论与评价技术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