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的健身原理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核心思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防止复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意思是说: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以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健身气功·八段锦通过自身锻炼,可以提高人体正气。
"八段锦"的“治未病”作用
1.两手托天理三焦
此式体现了中医预防治疗的整体观,三焦包含:上焦胸腔主纳,即呼吸;中焦腹腔主化,即消化;下焦盆腔主泄,即排泄。元气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通达全身,故三焦顺,正气升。这一式通过上举吸气,下落呼气增加膈肌运动,加大呼吸深度,疏通三焦,按摩五脏六腑,提高脏腑功能。
2.左右开弓似射雕
此式通过转头,手臂拉伸使胸腔脏器、头颈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增加脑供血、增强心肺功能,矫正含胸驼背,增强股四头肌力量,保持正确姿势,提高下肢稳定性,预防摔倒。
3.调理脾胃臂单举
当生活中经常产生消化不良、胃肠道运化不力等问题时,此式可以有效预防和对抗此类症状。肝胆脾胃位于中焦,通过两手交替的上举和下按,可以对中焦脏腑经络产生牵引、按摩作用,舒肝健脾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4.五劳七伤向后瞧
此式练习可以调脏腑,平阴阳,和气血。往后瞧的动作通过头、颈、脊柱的转动可以刺激大椎穴,牵拉两侧颈动脉,达到疏通肩颈血脉,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预防颈椎病的效果。眼睛配合旋转,调节眼肌肉,可以缓解视疲劳。同时,两臂外旋,即打开手三阴经和任脉,挤压手三阳经和督脉;而内旋时,肩胛微开、命门后凸,则打开了手三阳经和督脉,挤压手三阴经和任脉,并刺激背部腧穴、夹脊等穴位。五脏六腑,全身气机在这一开一合之间,松紧交替,达到阴阳平衡,和谐融通的状态。
5.摇头摆尾去心火
在生活中很多人出现紧张焦虑、心烦易怒、失眠健忘等症状时,中医认为是脏腑失调,心肾不交所致。此式正有补肾养心,滋阴降火之功效。摇头摆尾疏通任督二脉,刺激命门、肾腧、心俞、关元、膻中等重要穴位,同时,腹腔脏器得到挤压、按摩,促进了中焦、下焦的消化、排泄及运化功能,下蹲马步、左右移动重心,能提升髋关节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防治股骨头相关疾病,同时锻炼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预防摔倒。
6.两手攀足固肾腰
此式突出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固本培元思想,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人体元阴元阳所在之处,重点起到强腰固肾作用。腰者,肾之府,摇转不能,肾将惫。通过攀足的动作,可以有效刺激命门等穴,调节肾经、膀胱经、督脉,起到调节气血,强固肾气的作用。
7.攒拳怒目增气力
此式具有疏肝明目作用,改善急躁易怒,胁满胀痛,面红目赤等症状。通过两拳松紧绕腕,脚趾抓地,舒胸直颈,聚精会神,怒目瞪睛而达到舒畅气机,疏肝利胆,提高肝的疏泻和藏血功能。
8.背后七颠百病消 古人也称“震髓法”,可以激荡气血,将“浊气”自头向涌泉引之,排出体外。“浊气”是指所有紧张、污浊病气。通过足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同时发展小腿后部肌肉群力量,拉长足底肌肉韧带,提高平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