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教育坚守
江苏省仪征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姚国平
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看待生活、思考人生的方式。特殊的疫情,特殊的假期,也是同学们一生中特殊的成长经历,这场重大疫情,这种特殊“情境”,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的大课。
在这场抗击病魔的行动中,无数平凡的人,以不屈的姿态和奋发的精神守护着生命,守护着中国,帮助我们把冬日的严寒挡在门外。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继先医生,第一个向组织报告了疫情,武汉市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第一个向民众吹响了疫情的哨声。他们是一群追光的人。84岁的钟南山院士,放弃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带领我们行走在抗击疫魔的正确路径上,他们是一群逆行的人。数以百万计的白衣天使,公安民警,社区干部,广大志愿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守护着别人的生命,维护着社会的安全,他们是一群助人的人……无数人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他们汇聚到一起,构成了中国脊梁与中国精神。
这就中国面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成为的样子。这种样子叫“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永远在一起;这种样子叫“迎难而上”,为了同一个目标,我们绝不畏惧,绝不退缩;这种样子叫“坚定守护”,靠着一份责任心,坚守岗位,成为一座城市的疗愈者;这种样子叫“大爱无疆”,牺牲个人利益,通情达理,传承大爱……
大道不孤。2003年“非典”时期,全中国坚定守护着90后;2020年“新冠肺炎”时期,90后坚定守护着全中国。身为00后的我们,今天,在他们的呵护下成长;明天,我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在祖国有伤痛和脆弱的时候,守望相助,永不放弃。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把“他们”和“我们”联系在一起,把我们所有人同祖国联系在一起。
祖国好,我们才能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早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点。祖国明天的画卷需要我们去勾勒与描摹,我们应当以国家的荣辱为己任,不负时代的重托。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今天,此时此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坚定地守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了自己和祖国美好的明天。
复课在即,这是一件我们期盼很久很激动人心的事情。它预示着全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社会各项工作向良好态势发展。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全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结果。
我们应当看到,疫情并没有完全彻底地结束,疫情防控的任务还十分严峻。为了让“复课”顺利进行,确保全体师生的安全,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做到了精准“防”。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与方案,比如《江苏省仪征中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预案》《江苏省仪征中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演练方案》《江苏省仪征中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实施方案》《江苏省仪征中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手册》《江苏省仪征中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班级及包干区卫生值日实施方案》等,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监管到位,执行到位。我们完善了各项措施,储备了充足的防控物资,制定了错峰错时上学放学方案,我们还进行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等,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开学后教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顺利开学,平安开学。
我们从校园管控的角度,做到严格“管”。开学后,学校设立隔离观察区,延长错峰就餐时间等。坚决、持续落实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牢牢把握“居家、上放学途中、学校”这三个重点战场,确保校园外部没有疫情输入,内部不发生扩散,确保“不漏一人,万无一失”,实现校园无疫情发生目标。同时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继续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松劲的心态,侥幸的心理。
同学们,学校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等待你们的归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寒假延时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你们的精神世界是否有所成长?一个真正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学生,你们的目光应该经常投注在这些事关民族进程和社会步伐的大事上,为那些“逆行者”的安危担忧,为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精神摇旗呐喊……用时代给予我们的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成长注入“精神之钙”。
同学们,人生的路上充满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具备坚硬的精神骨骼,就会有不惧风雨的勇气,不畏艰难的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以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同学们,复课在即,作为你们的引路人和同行者,我希望经历过这场疫情的大考后,我能够看到你们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你们休戚与共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你们的奋进、执著和坚守。同学们,用你们的青春、独立、敢为和梦想,去创造属于你们的未来吧!

2020.3.27
|